-
2020-6-16经营便利店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
-
2020-6-9
-
2020-6-2
-
2020-5-26
-
2020-5-19
行业动态
超市客流减少的5个原因-风云体育
对于超市来说,激烈的竞争是客流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,然而,如果自身的优势能够一直保持的话,客流的根基是不会那么容易被动摇的。因而,客流减少归根结底是商超自身没有做好优势保持以及增长工作。那么影响商超客流有哪些因素呢?
一、价格之痛
这里所说的价格是指商超商品的零售价和商超所有的价格标识
今天,普通消费的商品购买,价格依然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决定因素。
在商场内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,“人家这个都卖3块,你们这里怎么卖8块,怎么这么贵啊”,“下次再也不来这里买东西了,都太贵了”。商品比别家超市贵,导致顾客流失,这是商超顾客流失最主要的因素,占顾客流失的7成。这是让管理者头痛不已的事情。
顾客反应价格贵主要由这几个原因造成:
1) 商品采购进价偏高。
2)商超毛利控制太高。
3 )未能与供应商及时沟通导致商品特价未能与其他超市同期。
4 )包装,外形相似顾客无法辨认。
5) 优惠形式不一样。
6) 商品价格标签和特价标识错误。
1、2、3为采购管理原因, 4、5为顾客实地辨认错误导致,6为现场营运管理造成。
超市管理者都会对采购管理进行严格的管控,在这方面每个大的超市系统都各有千秋,在此不作详细的分解,但是价格管控有个前提,就是必须了解市场和市场变化。个人建议商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可配置专业市调人员给采购。
二、成本之伤
做生意不论盈亏,投资是必然的,超市行业不是暴利行业,相对而言是微利行业。在中国现阶段,超市资金的缺乏是很多超市一个通病。即使老板不缺钱,对于超市动则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初期投资,无疑是缩了又缩,恨不得把钱都省下来。省的钱可以看得到,可因省钱的原因导致顾客流失却很难看得到。
成本之伤一:商超环境和硬件。
1) 外部设计粗糙或长期不进行更换,如招牌、店标。
2) 通风制冷(暖气)系统没有安装,在南方有些超市夏天只装风扇,或者是空调只开一半数量,开一半区域。想想这样生意会好吗?
3) 灯光照明设计不够,或灯光管控不佳。
4) 购物硬件设备较少或与场地不符。如购物篮、购物车。个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商场内电梯最好是平板电梯,而不是阶梯式电梯。
超市环境硬件影响购物的有很多,在此不逐一列举。前期的硬件投入相当重要,一次性到位比修来改去来得更简单。
成本之伤二:人员流动。
大多数零售企业都知道零售业人员流动极快。一个根本原因是工资待遇问题。偏低工资就像一个行业潜规则,中国商超员工年轻人居多,很多人无法忍受这种低待遇,流动是一种必然。商超的人员流动导致超市服务人员不够,很多工作衔接不上,造成众多诟病。
三、人员之忧
人员管理一直是商超管理者头疼的事,除了人员流动快之外,人员素质和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商超生意。人员素质低造成的顾客流失案例比比皆是。现场管理的僵化使得营业员往往无法及时处理突发事件,或使得众多工作变成无用功。
前几个月在厦门一家超市见到这样的一件事:有一座货架,其中的一节货架无高层板,为横杆挂钩陈列,主管让营业员将横杆降低,上面再加个层板好保持一致。
主管只告诉员工把横杆降低,加个层板。员工就把上面两层横杆给拆了,把商品降低,想陈列不变,层板上去,货就上不完了,不知道怎么办,于是就去找主管,货放在旁边半多个钟头,后来主管来了一下没法做,就让营业员恢复了原状。
这其中有几个问题:
一是货放着没处理影响顾客通行和购买,
二是主管没有清晰交待任务导致了人力浪费,
三是员工无现场应变能力。
其中第一点给卖场带来的损失会很明显,作为消费者当卖场内无法通行时,自然会降低购物欲望,不在货架陈列的商品肯定无法销售。其实应对现场情况,各超市都有很明确的培训机制,但现场是由人控制的,实际操作经验的不足才是致命伤,管理层也一样。
四、陈列之烦
可以这么说卖场最让管理者烦恼的就是陈列。今天来个领导对卖场内陈列不满,要求调整调整,明天供应商跟你唠唠叨叨,后天顾客跟你反应什么什么商品都找不着。让现场管理者烦不胜烦。
本来卖场按照标准的陈列原理进行分类陈列无可厚非,但是由于商品陈列给商品销售带来的巨大影响,个人经验不一,各商场品相不一,统一制式根本不可能。
生意不好,客流下降的时候总是想从陈列上来想办法解决,其实是种错误观念(季节性的必要调整除外)。
你是否想过当你把某些商品调至显眼位置增加销售的时候,那些被调至不佳位置的商品销售在减少。那么该怎么办?
做卖场营运管理对陈列所要树立的理念应该是什么呢?不是什么陈列原则,而是你想卖什么,这才是最关键的?在每天相同客流的情况下,你想卖什么商品,做什么样的销售才是决定你卖场一天业绩的关键要义。
当你明白了这一点,了解了顾客所需后,相信陈列不再是困扰你的烦恼,而是你的业绩利器。
五、品项之乱
作为卖场,营业规划设计好后,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品项选择。由于营业面积有限,所以往往无法上全所有品项商品,特别是b、c类的卖场。
于是,每每听到顾客反应,“怎么回事?这也没卖那也没卖”,久而久之,顾客就不爱来了。在现阶段,b、c类卖场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,品项选择一直众多管理者的烦恼之一。
品项选择是考验管理者的经验和能力的试金石!由于区域和地域的差别品项的选择往往不能一概而论。
品项选择由于涉及众多,在此无法一一类举,但是消费习惯的详细市调是品项选择的根本依据。做好开业前消费习惯市调会让管理者在品项管理上事半功倍。
- 上一个:简单介绍超市常用的指标分析方法
- 下一个:实体店与网店的竞争差异